欢迎访问简历文库!

数学教学反思:《认识分数》教学反思

师小果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认识分数》教学反思 篇1

“认识分数”是学生关于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而分数概念是学生初步接触的基础知识。在本单元,分数被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来认识,这种认识又与平均分的经验分不开。其实,学生正式学习分数以前,“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已经出现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中,只是还不曾想过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本节课是“认识分数”的第一课。因此,教学时,我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个简单的数学事实出发: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小朋友,每人分到半个苹果。让学生意识到原来学过的数不够用了,要想办法来表示“一半”;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创造,感受表示“一半”的方式其实是很多的。引入“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在多种表示方式的对比中,体会用1/2表示一半的优越性,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学生要建立概念的过程是很慢的,为了让学生能较好理解简单的分数的意义,我先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平均分月饼。让学生通过观察平均分的过程。先认识分数1/2,又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的实践操作练习的中,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使学生体会1/2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为使学生对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在认识1/2的基础上,再认识1/4。并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读写,折纸操作和判断题的练习,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份之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

《认识分数》教学反思 篇2

课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彩笔、贴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孩子们,我们的老朋友笑笑和淘气在分苹果呢。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分的?(课件演示)

笑笑说:“现在有两个苹果,要分给我们两个人,可以每人分到一个苹果,这样比较公平、合理,用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的知识。淘气,你同意吗?”

淘气:“两个苹果每人分到一个,是平均分,即公平又合理,我同意。”

他们是怎样分的呢?(他们是把两个苹果平均分的,每人分到一个。)(板书:平均分)

那你们都同意他们的分法吗?(边说边演示)

你们可真是一群讲求公平、合理的好孩子。

二、新授

1、认识“一半”的表示方法

(课件:笑笑和淘气说,怎么办呢?怎么办呢?)笑笑和淘气好象遇到困难了。我们看看他们怎么了?(课件:淘气:现在只有一个苹果,我和笑笑有两个人。该怎样分呢?)现在只有一个苹果笑笑和淘气不知道该怎样分了,你们愿意帮他们吗?

现在请你和你同桌两人,分别扮演淘气和笑笑分这个苹果。

(开始动手分苹果)

现在谁能给笑笑和淘气出主意了,告诉他们该怎样分这个苹果?汇报:我们要公平、合理。我和我同桌平均分这个苹果,把苹果从中间切开,一人一半。评:你真是个有思想的孩子。是啊,在生活中,人人都是平等的,老师同意你的观点,要平均分。

那“一半”该怎样来表示呢?(小组讨论)

(0.5、1/2)(课件:演示1/2)

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小数。那1/2和我们以前学的数一样吗?(不一样)

它叫什么数呢?(分数)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动手分一分,来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分数是数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也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1/2就是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的到一半,也就是1/2。

2、读、写,认识各部分名称

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1/2这个新朋友,你想学会写它吗?(首先,我们写一条“——”,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再在“——”的下面写“2”,表示把这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最后在“——”的上面写“1”,表示每人分到这个苹果的一半。读作:二分之一)(板书:读作:二分之一)(齐读)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个分数怎么读,怎么写了。你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都是什么吗?

(中间的“——”,叫做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下面的“2”,叫做分母。(同时板书)

上面的“1”,叫做分子。)

现在你是不是和1/2更熟悉了?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53页,看涂一涂。想一想,怎样才能涂出这些图形的1/2?(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先确定对称轴,然后就可以涂出它的1/2了。)

请同学们迅速涂出它们的1/2。

汇报:(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把第一幅图涂出来了。把一片树叶平均分成两份,其中涂色部分占这片叶子的1/2。)

谁来汇报第二幅图?(把一件衣服平均分成两份,(课件:画对称轴)其中涂色部分占这件衣服的1/2。)(课件演示)

(把一个六边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涂色部分占这个六边形的1/2。)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其中涂色部分占这个圆的1/2。)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涂色部分占这个正方形的1/2。)评:孩子们,你们真是太让老师佩服了,说的和做的都这么好。

3、认识几分之几

现在,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和1/2成为好朋友了。

请看大屏幕:(判断下面图形能不能用1/2来表示)

(圆,是。

三角形,不是。因为它不是平均分成2份。

正方形,不是。因为这个正方形是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涂色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1/4。)(课件1/4的图片,并出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涂色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1/4。)评:你可真聪明,不但和1/2成为了好朋友,还由1/2认识了一个新的朋友1/4。

你能把这个新朋友1/4写在黑板上吗?(生板书:1/4)

(课件1/4的图片)看到了这个图形,你还想到了什么?(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没涂色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3/4。)(课件出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没涂色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3/4。)(师板书:3/4)

那,怎么能把这个图形用2/4来表示呢?(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课件演示),其中涂色部分就占整个图形的2/4。)(课件出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涂色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2/4。)

(老师,我有补充,其中没涂色部分也占整个图形的2/4。)(课件演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没涂色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2/4。)(师板书:2/4)

如果全涂上颜色呢?(课件演示)(课件出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涂色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4/4。)(师板书:4/4)

4、分数定义

你们能通过一幅图,找到这么多知识,真是棒极了。

(师指着黑板说)像1/2,1/4,3/4,2/4,4/4,都是分数。(板书)

你还能再说几个分数吗?

能说完吗?分数这么多,说也说不完。(补充板书“……”)

三、练习:54页说一说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54页,看说一说。请同学们先自己写一写,读一读,这三个分数。然后再想一想。他们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1、表示把一条绳子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是1/3。

2、表示把一个五角星平均分成5份,其中涂色部分占这个五角星的是3/5。

3、方框里有6个大小一样的圆,其中5个涂上了颜色,表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5/6,没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1/6

四、拓展延伸

1、动手折分数

我们已经和这么多的分数成为了好朋友,你还想有更多的分数朋友吗?

你想和哪个分数成为好朋友,就请你折一折或涂一涂的办法,把这个分数朋友找到了。找到了就请把你的分数朋友贴到黑板上,向全班朋友展示。

(找分数)

(贴分数)

(汇报:自己找的是那个分数)

2、说生活中的分数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分数朋友,你找到了吗?

(我们班有48名同学,加上老师,我们这个集体里一共有49个人,其中老师就占总人数的1/49。)

评:你们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可真强,这么快就在生活中又找到了这么多的分数朋友。

五、总结

同学们,老师觉得你们这节课表现很精彩。特别的棒。现在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你这节课的表现。

这节课我们初步相识了分数朋友,以后我们还会接触更多的分数朋友,了解它们更多的秘密。希望你还能象这节课一样精彩。

反思:

本节课我是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习和理解分数的。分数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知识,要建立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我创设了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且本节课的教学,我还充分利用了实物操作、图形等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逐步了解了分数的意义。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所以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造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充分认识了分数。了解了分数的意义。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自主学习的机会,比如“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圈一圈”“试一试”“练一练”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

但对学生精彩的回答,没有及时的给予评价。评价语言比较简单,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这是应该注意的。而且对于1/2的意义没有给学生多说的机会,孩子掌握的不是很好。如果这里能更好的处理,孩子就能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