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简历文库!

语文教学反思:《纸船和风筝》反思

A+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纸船和风筝》反思 篇1

最近参与学校竞赛课的准备工作,试讲两次,总觉得这节课在体现新的课程理念方面还没有突出的特点让人过目不忘,这对于竞赛课来说等于缺乏杀手锏。关于开发课程资源可以说一直是我关注的一个焦点,在我的示范课、日常课中体现不少,对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等都较大的作用,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与该理念的贯彻实施不可分割。《纸船和风筝》一课属于二年级的课文,低年级的教学以识字、写字为主,而我们这课时的选择定位是阅读感悟,如何以课文为基点,适度开发课程资源是我几天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深了,有假表演的嫌疑;浅了,是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翻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找到一些借鉴,但执教者不是自己,不成熟的意见还不便贸然试验。

今天W主任提了一点倒是给我启发,也坚定了我的一些想法。

开发课程资源的设计还是要站到相当的高度,落脚点却要实,呈现给学生的方式是必须注意研究的一个问题,方式的适合与否,关系到目标的成功实施与否。竞赛课不仅要关注学生真正学习的过程,知识能力有无发展?(如思维的流向,语言的历练)情感有无升华?预设与生成的处理?除此之外,还应考虑课要有一定的观赏性。这观赏性首先来自教师全新的课程理念,要考虑哪几个环节是亮点,其次来自教师的机智和语言素质,来自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来自课堂使用的媒体.

《纸船和风筝》反思 篇2

《纸船和风筝》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教学一开始就通过精美的课件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在教学中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了文中的几句重点句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是低段孩子不太容易做到的。我在教学中抓住情境体验。如抓住“乐坏了,祝你幸福”等语句,通过问题“你在什么时候感到幸福,你吵架后有什么心情”让学生体验情境,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思想和心情。

在小熊和松鼠吵架的时候我还配上了音乐,让学生体会好朋友吵架时难过悲伤的心情,范读后再指导学生读得慢一些,悲伤一些,学生读的感情效果就会好很多。从而感悟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学会容忍和谅解别人。

《纸船和风筝》反思 篇3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赌气只能使“裂缝”扩大、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案例回放:

师:小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生:小松鼠折了一只纸船送给小熊,小熊扎了一个风筝送给小松鼠。

师:他们是怎样互相祝福的?在文中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

生:小松鼠在纸条上写着“祝你快乐”!小熊在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师:松鼠和小熊拿到对方的礼物,看到上面的字怎么样了?

生:高兴极了!

师:如果你是小松鼠或小熊,你看到了祝福,你心情怎么样?

生:很高兴。

师:这两段话应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生1:很高兴的。

生2:很快乐的。

师:可是有一天,他们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再也看不到纸船和风筝了,小熊和小松鼠心情怎样?

生:伤心、难过。

师:谁来读读他们伤心难过的感情?

师:读到“如果你愿意和好,请放一只风筝吧!”这句话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1:渴望和好

生2:很兴奋、很激动

教学反思: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结之心,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着重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新课程改革提出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快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指导,并在朗读中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并得到情感的体验,本文我主要抓住小松鼠和小熊的情感变化去朗读、去体会,表现出松鼠和小熊相好时的惊喜、快乐,闹别扭时的难过、失落,以及云开雾散时的兴奋、激动,从而感悟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学会容忍和谅解别人。

《纸船和风筝》反思 篇4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反思这节课的成败,我想,无论是在实践新的教学理念,还是在注重语文训练,我都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1、符合低段教学要求,字词学习落实到位。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单调,而且,当学生遇到形近字、同音字时更是容易被搅得一塌糊涂,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我在教学“飘”和“漂”时,这两个字虽是同音字,但字义却不同。我将区分这两个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孩子们因为有了前面知识的积累,马上发现了这两个字的不同,有的说:我发现“飘”和“漂”这两个字都有一个“票”字。有的说:我发现第一个“漂”和水有关,第而个“飘”和风有关。于是我随机结合具体的语境,出示句子: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还有的说:“漂”是多音字,我也随机出示课前设想好的这个多音字,象这样的随文在具体的语境中感受词语,还有很多,我不再举例说明。

2、充分利用简笔画,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在教学《纸船和风筝》这课时,孩子们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后,为了更好地让孩子理解山脚和山顶,我便在黑板上简单勾画出他们的位置。孩子们兴趣高涨,学得主动,效果很好。

3、入“情”诵读,层层感悟。

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

(1)、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抓住了文中的几句重点句A、“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B、“如果你愿意和好……”)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2)、教学中抓住矛盾,体验情境。

如抓住“乐坏了”“他们再也看不到纸船和风筝了……”等语句,抓住矛盾,体验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1)、课堂教学设计得太满。可能出于向学生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不影响完整的故事情境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最后很多环节没能充分展开。也因此时间分配不合理,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前松后紧。

(2)、面对低年级孩子,语速我也应该适当放慢。

《纸船和风筝》反思 篇5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0课。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我在教学中紧抓小熊和松鼠“友谊带来快乐”这条线,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悟情理、品情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设置感人情境,给学生情感熏陶

教学一开始我就通过板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入“情”诵读,层层感悟

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

1、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了文中的第三和第五两个重点段。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2、教学中抓住情境体验。如抓住“乐坏了……”等语句,体验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

三、入“情”想象,深入探求文本内涵

本文中有些地方描述比较详细,而有些地方写得比较简约含蓄,给学生们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延伸的空间,我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点让学生想象,来开拓学生的思维,在人文感悟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也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一个较好的体现。

四、识字教学情意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我在识字教学中,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让学生快快乐乐识字。在教“幸福”二个字时,把他们放在词中理解,让学生找出这二个字中蕴藏的两个词语“幸福”,字书写完后,把它们放置在语境中,富生字以人文内涵,使生字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丰满!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闽侯实小 胡秀清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自己感觉对这篇课文,还是吃得比较透的.

主要设计思路是:以小松鼠和小熊感情的变化为线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入境读课文,体会他们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纸船和风筝对他们情感的变化所起的作用 引导孩子们细读课文.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比较好,这可能得益于复习环节的趣味性设计,音乐的适时运用和感人的情境的设置吧!问题的设计还是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深入研读的.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

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引起了我的思考.

1,朗读得多,但缺少一个让孩子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没有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平台.

2,课堂教学设计得太满.可能出于向学生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最后拓展延伸环节没能充分展开,非但不能体现原本指导比较细致,有步骤的特点,反而让学生觉得很仓促,导致实效性不强.

3,写字指导不够扎实,只重视字形美观的指导,关于字形的识记就忽略了.

反思这节课的成败,我想,执教了《纸船和风筝》一课,无论是在实践新的教学理念,还是在注重语文训练,我都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回顾了自己的不足,有所收获就算有进步吧

喜在眉梢,忧在心头

《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简洁生动,童趣盎然,为引发学生的朗读和感悟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的良好空间。

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主要是完成:初读课文内容了解大意;学习生字新词;精读1-7自然段。为了更加深入、形象地感受、理解课文内容。整堂课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课文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美丽的画面的引领下,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朗读的欲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比较好,这可能得益于每个环节的趣味性设计、学习内容不同于课文的呈现方式,问题的设计还是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深入研读的。

但课堂总是充满遗憾啊!在课堂实际生成的瞬间,教师只能凭自己的一种直觉去感受来自孩子们的对文本的解读和回应,然后对教学预设作出相应的随机调整。这种课堂策略当然受教师敏感度和经验度的影响,我在这方面明显是欠缺的。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引起了我的思考。

1、悟读平淡

我用课件、板画、贴图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孩子悟读的欲望,来促进孩子体会感受小熊和松鼠的快乐,这样的手段很好。学生们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了它们的快乐,他们也努力地从朗读中去体会,读出了欢快的感觉。表面上孩子们似乎真的悟读成功了。其实不然,孩子的心并没有和松鼠小熊融合在一起,松鼠和小熊的快乐并没有进入孩子的心里,所以那课堂上的悟读还只停留在表面,那悟读是平淡的。

我琢磨着悟读课文如果能在形式多样,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巧妙地设计一些“小问题”,或巧妙地把握孩子提出的“小问题”,并进行恰当引导,这样的课堂会因生成而精彩,因生成而美丽,从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时间把握不当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掌握本堂课的8个生字以及感悟体验小熊和松鼠的快乐与幸福。在具体执教过程中,由于受心理压力的影响,没有把握好时间,使得生字教学时间过长,阅读感悟时间偏少,说说、演演的环节没能充分展开,打破了原先预设的比较细致、有步骤的特点,导致悟读淡而无味,让人感觉课堂华而不实。

看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多登台亮相,多给自己锻炼的机会,以提高自身的课堂调空能力,争取上出更优质的课。

3、评价失误,语言过于简单

在生字教学中,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记生字,其中有一个学生给“抓”编了个字谜让同学们猜:“一只手抱了个大西瓜。”当时我立即表扬了他,这个方法真妙,可能学生们也被我弄糊涂了,没有一个学生举手要求发表自己正确的观点。

直到下课听课的老师说起这事,我才恍然大悟。这就是评价失误,误导学生抓字写成提手旁加瓜,这种知识性的错误问题,教师在课堂中没有捕捉到,没有进行及时的评价、纠正,实在不应该。

评价语言过于简单笼统,没有激励性和启发性。如果我能更宽容一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如:“哦,你的思维真活跃,一下子跳那么远去了!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个话题还没说完呢!你再耐心等等,认真听听,我们等一会儿再听你的高见,好吗?” 或许孩子能在淡淡的诙谐和轻松的微笑中领会老师对他的肯定与建议,课堂的气氛也许会更活跃些,他也许会更好地倾听他人的意见。

一堂课之后,反思整个过程总有说不出的滋味。正像老舍先生在养花过程中所体验到的“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不过好事多磨,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多学多练,我想成果应该还是有的。

《纸船和风筝》反思 篇6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体现童趣。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读书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我在阅读教学中还学生以真正“读者”的地位,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直接阅读的基础上,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过程,从而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在语文教学中,我合理地使用情境教学法,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情境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于是在教学活动中我努力将学生带入一个富有色彩的童话故事,让他们与文中的小动物打招呼、和小动物们进行心灵交流。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盎然,还结合情境理解文中的词语,引发学生的潜在智慧得以体现。

二、诵读悟情,体现发展。

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围绕由读通到读出感情的训练过程为主,并把读通课文与读好长句子和重点部分有机结合,加以指导,重点突出。我在教学中抓住“乐坏了”“他们再也看不到纸船和风筝了……”等语句,抓住矛盾,体验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另外,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又是发展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在教学中将读贯穿教学始终,采用了自读、范读、跟读、读中思考、读中体会等方法,在如何读出感情方面还进行了有效地组织和尝试,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一步走向文中两个小动物的情感世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识字教学情境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我在识字教学中,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让学生快快乐乐识字。在识记过程中,学生既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又学会了识记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四、体验成功,放飞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内心的自豪感,自尊感,这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在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让学生把祝福的话和小伙伴们分享,使每个孩子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他们乐于展示自己,他们更懂得关爱伙伴,他们的个性健康地发展。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教学这篇课文,我反复琢磨了许多遍。如何设计教学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自己感觉对这篇课文,还是吃得比较透的。

主要设计思路是:以小松鼠和小熊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让学生读课文,体会他们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纸船和风筝对他们情感的变化所起的作用?这些问题引导孩子们细读课文。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很好,这可能得益于趣味性设计(如摘苹果放进纸船、苹果给老师、同学们说悄悄话),让孩子们以各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语言文字,问题的设计等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深入研读的。我的情感投入深深的影响了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孩子们和小熊、松鼠一起同欢乐共痛苦。尤其是学习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理解的部分,孩子们都读哭了。孩子们在我的指导下真正走进了文本。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啊!在课堂实际生成的瞬间,教师只能凭自己的一种直感去感受来自孩子们的对文本的解读和回应,然后对教学预设作出相应的随机调整。这种课堂策略当然受教师敏感度和经验度的影响,我在这方面明显是欠缺的。

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引起了我的思考。

1、朗读得多,但还是缺少一个让孩子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没有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平台。

2、课堂教学设计得太满。可能出于向学生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最后合作读读、演演的环节没能充分展开。读的高潮掀起处的不是很多。教学中如果一节语文课能时不时掀起朗读高潮,那才叫精彩!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力争做到。

3、课堂上我对孩子们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多。要知道孩子们是特别喜欢老师给予他成绩的肯定。激励性的语言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纸船和风筝》反思 篇7

《纸船和风筝》是小学语文新教材第三册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故事中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为了小事吵了一架后,又是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重归于好的,里面的故事感人至深。我喜欢读这个故事,我想孩子们也一定很喜欢读的,因此我就重点抓了悟读。

[案例]:

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读读《纸船和风筝》的故事,好吗?

生:好

师:是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那么让我们进入到故事里面去好好分享他们成为好朋友的快乐吧。(听录音读1-6段)

(听完后,出示投影一:小熊收到松鼠的纸船乐坏了。投影很生动很形象,学生感受到了小熊乐坏的样子。)

师:瞧,小熊啊,它乐坏了。大家找找课文中讲小熊乐坏的部分好好读读。(生立即找到了并读了出来)

师:谁想把这部分读给大家听听?

(好几个学生举起了手,老师指名让生读出,然后教师出示小熊乐坏了的句子,并边板画山顶、小溪,边贴上纸船和小熊的图象,并边引导说)

师:是啊,小熊可真乐坏了,有一天从山上的小溪里竟然漂来了一只纸船。纸船里放着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祝你快乐!”小熊能不乐坏吗?

师:谁还想读读小熊的快乐?

(借助板画,学生感受更加形象,读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又指名一位学生读,他的语气比较轻快,努力表现小熊的快乐。)

师:啊,你这只小熊也乐坏了。还有谁想分享小熊的快乐?(又有一生站起朗读,为了突出小熊的快乐,他突出了重音,加快了语速。)

师:你也读出了小熊的快乐。

师:让我们大家来读读小熊的快乐吧,来体会它的快乐,分享它的快乐。

(生齐读1到6段,总体读得比较欢快,但看得出,这快乐并没有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深处。)

反思1:《纸船和风筝》这个故事是美丽的,是感人的。我重点抓朗读也是对的。我用多种形式(投影,板画,贴图象等)来激发孩子悟读的欲望,来促进孩子体会感受小熊和松鼠的快乐,这样的手段也很好。学生们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了它们的快乐,他们也努力地从朗读中去体会,读出了欢快的感觉。表面上孩子们似乎真的悟读成功了。其实不然,孩子的心并没有和松鼠小熊融合在一起,松鼠和小熊的快乐并没有进入孩子的心里,所以那课堂上的悟读还只停留在表面,那悟读是平淡的。

课后:我问孩子们:“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立刻有几双手举了起来。

生1:小熊怎么知道那纸船是松鼠送来的啊?

(我暗自纳闷:课都上过了,怎么连这个问题都还要问吗?)

生2赶紧站起来回答:纸船里有松果啊!

师赶紧引入:读第一段就明白了啊,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

生3又很快站起来问:小熊又不吃松果,松鼠干吗送松果给小熊?

(我又不由皱起眉头:这些孩子怎么尽提这些与深挖课文无关的问题啊。不过说实话,当时我也被这个问题问住了。)

生4:是啊,松鼠才吃松果啊!

生5:松果是松鼠最喜爱的,最珍贵的食物,现在松鼠把它送给了小熊,这表示着松鼠对小熊的好啊!

(啊,多么简洁,多么生动的回答,孩子们听了都点点头。我的心被震了一下,这不正深挖着课文吗?)

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我适时介入:是啊,虽然小熊是不吃松果,可松果是松鼠的最爱。松鼠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送给了小熊,这不正表示着松鼠是真心想结交朋友吗?

师:难怪,小熊收到这么珍贵的礼物它乐坏了。

(自然地再次引读小熊乐坏了的这段话。)

这一自然引入,孩子们跟松鼠和小熊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这一次,学生们读得很投入,那快乐是由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表现在朗读上是动情的。索性我又临时发挥,让孩子们看着小熊乐坏的投影,来演演小熊乐坏的情景。让他们边读边演边体会,其中还要加上小熊的动作,还要想象小熊会怎么说。

一生边想象边演,他拿起纸船,轻轻地闻了闻松果,拍着手欢叫:“啊,多漂亮的纸船啊,还有松果呢?真香!对了,一定是松鼠妹妹送的。松果是松鼠妹妹最喜欢的东西,她把松果都送给我了,她对我真好!”看着孩子们生动的表演,看着他们沉浸在故事里面那快乐的脸,我知道,这一次他们是真的和小熊一起快乐着了。

反思2:课后孩子们提出的那个看似幼稚的问题,竟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打破了原本朗读的平淡,激活了孩子心中的情感。这个小小的问题激起了孩子思索的兴趣,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中,对课文的理解竟不期悄悄地深入,再通过表演朗读,孩子内心的情感得到了真实的流露,悟读也就更深入了。这样的悟读是动情的,是成功的,它读到了孩子的心灵深处!

所以悟读课文如果能在形式多样,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巧妙地设计一些“小问题”,或巧妙地把握孩子提出的“小问题”,并进行恰当引导,这样的课堂会因生成而精彩,因生成而美丽,从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纸船和风筝》反思 篇8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0课。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我在教学中紧抓小熊和松鼠“友谊带来快乐”这条线,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悟情理、品情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设置感人情境,给学生情感熏陶

教学一开始我就通过板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入“情”诵读,层层感悟

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

1、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了文中的第三和第五两个重点段。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2、教学中抓住情境体验。如抓住“乐坏了……”等语句,体验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

三、入“情”想象,深入探求文本内涵

本文中有些地方描述比较详细,而有些地方写得比较简约含蓄,给学生们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延伸的空间,我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点让学生想象,来开拓学生的思维,在人文感悟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也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一个较好的体现。

四、识字教学情意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我在识字教学中,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让学生快快乐乐识字。在教“幸福”二个字时,把他们放在词中理解,让学生找出这二个字中蕴藏的两个词语“幸福”,字书写完后,把它们放置在语境中,富生字以人文内涵,使生字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丰满!

《纸船和风筝》反思 篇9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空间,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更多的是让学生自我感悟、自我体验,感受文本,溶入真情。

首先,我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了文中的几句重点句(1)“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2)“如果你愿意和好……”)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其次,我抓住了“情”这个字。充分顺应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创设利于学生积极、主动读文的情境,让男生当小熊,女生当松鼠,让每个学生都身临其境地进入到课文中两个好朋友的感情世界中,然后通过范读,采访“小熊”、“松鼠”的心里想法来发展情境,充分体验人物内心的感受,并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深化情境,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第三,抓住契机,进行现场小练笔。写作在二年级才刚刚起步,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在此阶段尤为重要。兴趣的培养首先就是要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对自己的心灵有触动的人、事、无、景来写。在本堂课即将结束时,孩子们仍被松鼠和小熊的真挚友情深深感动着,为与伙伴的重归于好而兴奋着,此时此刻,他们的激情仍需延伸,他们的感情仍要宣泄,所以就出现了学生主动要求写作文的情况。虽然因为临时改变教学内容后,本课的生字教学没能在课堂中完成,但,学生学到的、得到的远远比那几个生字要多得多了。

《纸船和风筝》反思 篇10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深深的谅解和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同时又成为了他们两个之间友谊的桥梁。

低年级学生口语方面的普遍现象是语言零碎,不完整,不规范,不连贯。如在回答老师、同学提出的问题时,往往只用一两个词代替,意思表达不清楚。为让学生有交流的依据,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以质疑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如教《纸船和风筝》一文,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在学生的情感得到一定渲染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小记者,带着问题去采访“小熊”和“松鼠”:

“小熊,你们不是吵架了吗,为什么还要每天扎一只风筝?”

“松鼠,看见风筝你为什么哭了?”

“小熊、松鼠,你们想把什么样的祝福送给大家?”

抓住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展开交流,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而且进行了口语交际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的理解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都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1、教学中生字呈现的方式多样,学生对识字的兴趣非常浓厚。

如让学生自学课文的同时,我把本课的八个生字呈现在频幕上上,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认识这些朋友的,进行了汇报交流。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了学生喜欢自我表现的心理,进行了从字到词到句的识字过程,比较符合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学生对识字的兴趣非常浓厚,而且学生认字也认得既快又好。

2、充分利用简笔画,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如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后,让他们根据课文的描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师生以黑板为阵地,简单勾画出他们的位置。学生兴趣高涨,学得主动,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在进行角色体验的时候,有点脱离文本,因为小朋友对课文内容还不是很了解,就直接开始让他们谈自己的感受,要求有点过高。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学生学习《纸船和风筝》在我上课的过程中,有两个男孩总是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平时他俩就是个爱做小动作的孩子,确实令我头疼。为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用了许多办法,效果不佳。今天他又旧病复发,为了不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我很自然地走到他们身边,悄悄的说:“不是我没看见,是我想给你们留点男子汉的面子。他先是一怔,后感激得直点头,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对自己的信任,对老师的信任这让我非常感动。没想到我的一句悄悄话竟比三令五申还具有魅力,在剩下的时间里,他俩一直专心听讲,大胆回答问题,多次受到我的表扬。

赞赏:

在学习第7~9自然段时,我问谁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许多同学举手,我看到两个孩子不听讲的样子,在这个时机有以赞赏他俩说:“这两个同学读书那么好,已经胸有成竹了,快让同学们欣赏你们的精彩表演!”他们读得真棒!小眼睛里充满着胜利的喜悦。

偷看:

在教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学生背诵最后两段故事时,学生开始精神十足,课时背着背着忘了刚才的兴奋劲一下子松懈了,教室里沉寂了许多,怎么办呢?为了不伤孩子的自尊,我灵机一动。说:“我把眼睛闭上,你们可以偷看一下,孩子们马上又恢复了高涨的情绪。

可见,把赞赏、宽容运用到课堂上,对培养学生的自信是多么重要!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纸船和风筝》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教学中我紧抓小熊和松鼠感情变化这条线,让学生在朗读中悟情理、品情味。以小松鼠和小熊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让学生读课文,体会他们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纸船和风筝对他们情感的变化所起的作用? 这些问题引导孩子们细读课文。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比较好,这可能得益于复习环节的趣味性设计、学习内容不同于课文的呈现方式,问题的设计还是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深入研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设置感人情境,给学生情感熏陶

新课程改革提出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为此,我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多次设置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

教学一开始就通过精美的课件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音乐的运用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特点,课文七至九自然段写了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是情绪忧郁的部分,课件播放较为悠伤的乐曲,课文最后小熊和松鼠重归和好,是情绪欢快的部分,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进行渲染,使学生充分感受友谊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这些音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在这种氛围中指导朗读,理解课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二、入“情”诵读,层层感悟

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

1、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了文中的几句重点句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2、教学中抓住矛盾,体验情境。如抓住“乐坏了”“他们再也看不到纸船和风筝了……” 等语句,抓住矛盾,体验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了“不好意思”的含义。另外,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又是发展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在教学中将读贯穿教学始终,采用了自读、范读、读中思考、读中体会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一步走向文中两个小动物的情感世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走进孩子,肯定成长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都是以平等生命体的身份出现,自由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与意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共同推进课堂教学的进行,一起让生命共同成长。对孩子由衷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同时,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采用鲁迅的“拿来主义”,为课堂所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这节课中也有不太理想的方面,引起了我的思考。

1、语文工具性的细节体现不够。除了一些说话想象练习外,为了使学生能对语言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可以进行仿说练习,如:“还是……却……”句式的学习中,就可以让学生用它说几句话,指导朗读会水到渠成。

2、文本价值的把握不够到位。本文的文本价值应体现为让孩子乐于交友,并宽容地对待友谊。但这个主题体现得不够明显,是整堂课教学的一个不足之处。

《纸船和风筝》反思 篇11

一、分析教纲教材,制定教学目标

《纸船和风筝》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20课第五专题单元的一篇课文. 第五专题主要是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质,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谅解别人,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而本课又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它向我们揭示出小熊和松鼠因为纸船和风筝成为了好朋友,在发生矛盾后,又是纸船和风筝成为他们之间的友谊的纽带,告诉小朋友们在与好朋友吵架后该怎么去“缝合”友谊,主动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整篇课文以“情”为主线,表现了松鼠和小熊相好时的快乐,闹别扭时的难过、失落,以及云开雾散时的兴奋、激动。把真挚的友情在字里行间表现得真实感人,是学生体验情感、训练语感的一篇优秀文本材料。根据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阶段目标以及本篇文本的特点,本节课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2、过程方法目标: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使学生感知课文,通过表演读,范读,比赛读感悟课文的含义。3、情感态度目标: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松鼠和小熊对友谊的感受。

二、根据学生情况确定教法学法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体验,在朗读感悟文学作品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形成良好的语感。”而本篇课文的动人之处恰恰就在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情。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对二年级的孩子,要让他们感悟小伙伴失去友谊时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还是有难度的。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以及根据低年级学生生性活泼的个性特点,我尝试采用体验教学的方式,通过“读中感悟、探究明理、表演体会”,让学生自主感悟体验,达到体验情感,形成语感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中,教师始终是学生体验活动的一个组织者,一个促进者和一个平等对话者。

三、以学生为主体,安排教学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因此,在教学《纸船和风筝》这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复习字词

上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到童话乐园去逛一逛的情境,如果读准字词即可顺利得到通行证进入童话乐园。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

二、板画贴图,进入角色

我首先用简笔画的形式勾画出童话乐园的概貌,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把松鼠和小熊的家贴到合适的位置,随后请学生带上头饰走进童话角色,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为后面的学习创设了活泼和谐的气氛。而这时我设计了一个小鸟的角色进入,拉近了与学生角色的距离。

三、入情入境,朗读感悟。

(1)感悟松鼠和小熊的快乐

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2-6自然段,找出是什么使小熊和松鼠成为了好朋友,然后抓住3、5自然段进行朗读感悟训练,进一步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快乐。同时用换词的方法理解“乐坏了”的含义,用角色读,赛读,分工读、配乐读等方式来体会松鼠和小熊的感受,用发现的方法来学习“漂”“飘”的特点,初步感受汉字的魅力。

(2)体验松鼠和小熊的失落

首先在忧伤音乐的渲染下,我用深情地朗诵来感染学生的情绪,自学课文的八、九自然段,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感情。然后我以小记者的身份走进小熊和松鼠的家进行采访,把小熊和松鼠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达到了学习的最终目的,同时也突破了难点。

(3)感受松鼠和小熊的兴奋

在本部分的教学中,同样注重的读的训练,以学生帮帮读,教师范读、齐读等形式来感受友谊给小熊和松鼠带来的兴奋和激动。

四.文情延伸,生命涌动。

在本环节中我设计了说和写的两个拓展练习,第一个练习是说一说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后,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第二个练习是把你想对朋友说的话写一写。这样的设计,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拓展,又训练了学生组织语言,正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更加深对友谊的理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五、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以板画的形式设计板书,既直观形象,又突出了重点,起到了总结概括的作用。

《纸船和风筝》反思

由于学生对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很感兴趣,整堂课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的。反思讲课过程,我觉得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加入“小鸟”这一角色,架起了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比如在指导学生了解小熊和松鼠成为好朋友的经过时,“小鸟”以“我是他们的邻居,怎么不知道他们怎样成为朋友的”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再如:当松鼠与小熊吵架后,心里很难过,“小鸟”以记者的身份站出来主动要求倾听他们的心事,在向“小鸟”诉说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深深体会和理解了小熊和松鼠的心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二、紧紧抓住“情”字,设置感人的情境,给学生以情感上的熏陶

新课程改革提出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由于本课是一个童话故事,在教学一开始我就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扮演这童话王国里的一个人物,使学生真正深入到课文中来,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同时我还精心的运用了音乐,课文一至六自然段写了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是情绪欢快的部分,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进行感情朗读,使学生充分理解友谊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八、九自然段写了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是情绪忧郁的部分,欢快音乐戛然而止,代之以悠伤的乐曲,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在这种氛围中指导朗读理解课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三、注重朗读指导,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做到了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声

低年级段朗诵训练是重点,我尽量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指导,使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声。

四、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教学中,我尽量体现新的理念,而且也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例如:课文中出现了“漂、飘”,我能抓住这两个音同意不同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进行语文的熏陶。

学习完课文,我出示了“小熊看到了许多纸船向他漂来,他……”这句不完整的话,让学生补充完整,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同时根据二年级学生写句的训练要求,要求学生写一写对朋友最想说的话,达到了教育的最终目的。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1、评价语过于单一,不能及时的给予学生肯定

2、由于担心教学内容不能按时完成,所以读的还不够到位。

3、自己的语言表达还不够精练

设想:

如果这节课我重新设计的话,根据这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会把演贯穿入于课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个故事再现,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再创新。

以上是我的不成熟意见,希望各位领导能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纸船和风筝》反思 篇12

读到孩子的心灵深处——《纸船和风筝》教学案例及反思

《纸船和风筝》是新教材第三册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故事中,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它们为了小事吵了一架后,又是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重归于好的,里面的故事感人至深。我喜欢读这个故事,我想孩子们也一定很喜欢读,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因此我就重点抓了悟读。

[案例]:

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读读《纸船和风筝》的故事,好吗?

生:好

师:是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那么让我们进入到故事里面去好好分享他们成为好朋友的快乐吧。(听录音读1——6段)

(听完后,出示投影一:小熊收到松鼠的纸船乐坏了。投影很生动很形象,学生感受到了小熊乐坏的样子。)

师:瞧,小熊啊,它乐坏了。大家找找课文中讲小熊乐坏的部分好好读读。

(生立即找到了并读了出来)

师:谁想把这部分读给大家听听?

(好几个学生举起了手,老师指名让生读出。然后教师出示小熊乐坏了的句子,并板画山顶、小溪,然后贴上纸船和小熊的图象,同时引导说)

师:是啊,小熊可真乐坏了,有一天从山上的小溪里竟然漂来了一只纸船。纸船里放着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祝你快乐!”小熊能不乐坏吗?

师:谁还想读读小熊的快乐?

(借助板画,学生感受更加形象,读的积极性也更高。又指名一位学生读,他的语气比较轻快,努力表现小熊的快乐。)

师:啊,你这只小熊也乐坏了。还有谁想分享小熊的快乐?

(又有一生站起朗读,为了突出小熊的快乐,他突出了重音,加快了语速。)

师:你也读出了小熊的快乐。

师:让我们大家来读读小熊的快乐吧,来体会它的快乐,分享它的快乐。

(生齐读1到6段,总体读得比较欢快,但看得出,这快乐并没有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深处。)

反思1:《纸船和风筝》这个故事是美丽的,是感人的。我重点抓朗读也是对的。我用多种形式(投影,板画,贴图象等)来激发孩子悟读的欲望,来促进孩子感受小熊和松鼠的快乐,这样的手段也很好。学生们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了它们的快乐,他们也努力地从朗读中去体会,并读出了欢快的感觉。表面上孩子们似乎真的悟读成功了,其实不然,孩子的心并没有跟松鼠、小熊融合在一起,松鼠和小熊的快乐也并没有真正进入孩子的心里,所以那课堂上的悟读还只停留在表面,那悟读是平淡的。

课后:

我问孩子们:“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立刻有几双手举了起来。)

生1:小熊怎么知道那纸船是松鼠送来的啊 ?

(我暗自纳闷:课都上过了,怎么连这个问题都还要问吗?)

生2:(赶紧站起来回答)纸船里有松果啊!

生3:(又很快站起来问)小熊又不吃松果,松鼠干吗送松果给小熊?

(我不由皱起眉头:这些孩子怎么尽提这些与深挖课文无关的问题啊。不过说实话,当时我也被这个问题问住了。)

生4:是啊,松鼠才吃松果啊!

生5:松果是松鼠最喜爱,最珍贵的食物,现在松鼠把它送给了小熊,这表示着松鼠对小熊的好啊!

(啊,多么简洁,多么生动的回答,孩子们听了都点点头。我的心也暗暗被震了一下,这不正深挖着课文吗?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我适时介入。)

师:是啊,虽然小熊是不吃松果,可松果是松鼠的最爱。松鼠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送给了小熊,这不正表示着松鼠是真心想结交小熊这个朋友吗?

生:难怪,小熊收到这么珍贵的礼物它乐坏了。

师很自然地再次引读小熊乐坏了的这段话。这一自然引入,孩子们跟松鼠和小熊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这一次,学生们读得很投入,看得出那快乐是由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表现在朗读上是动情的。索性我又临时发挥,让孩子们看着小熊乐坏的投影,来演演小熊乐坏的情景。让他们边读边演边体会,提醒他们要加上小熊的动作,还要想象小熊会怎么说。孩子们都兴奋地举起了手,他们的表演欲望被大大激发了。

一生上来边想象边演,他一把拿起纸船,惊喜地叹道:“啊,多漂亮的纸船啊,还有松果呢!”他又拿起纸船上的松果深深地闻了闻,“恩,真香!一定是松鼠妹妹送给我的。松果是松鼠妹妹最爱的东西,她把松果都送给我了,她对我真好!”说完他把松果抱在怀里,开心得一连转了好几个圈。看着孩子生动的表演,看着他们沉浸在故事里面那快乐的脸,我知道,这一次他们是真的和小熊一起快乐着了。

反思2:“小熊又不吃松果,松鼠干吗送松果给小熊?”课后孩子们提出的那个看似幼稚的问题,竟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打破了原本朗读的平淡,激活了孩子心中的情感。这个小小的问题激起了孩子思索的兴趣,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中,对课文的理解竟不期悄悄地深入,再通过表演朗读,孩子内心的情感得到了真实的流露,悟读也就更深入了。这样的悟读是动情的,是成功的,它读到了孩子的心灵深处!

所以悟读课文如果能在形式多样,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巧妙地设计一些“小问题”,或巧妙地把握孩子提出的“小问题”,并进行恰当引导,这样的课堂会因生成而精彩,因生成而美丽,从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此案例在嵊州市学科案例评比中获一等奖)

(ijianli.net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

?articleid=596

《纸船和风筝》反思 篇13

低年级学生口语方面的普遍现象是语言零碎,不完整,不规范,不连贯。如在回答老师、同学提出的问题时,往往只用一两个词代替,意思表达不清楚。为让学生有交流的依据,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以质疑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如教《纸船和风筝》一文,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在学生的情感得到一定渲染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小记者,带着问题去采访“小熊”和“松鼠”:

“小熊,你们不是吵架了吗,为什么还要每天扎一只风筝?”

“松鼠,看见风筝你为什么哭了?”

“小熊、松鼠,你们想把什么样的祝福送给大家?”

抓住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展开交流,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而且进行了口语交际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的理解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都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纸船和风筝》反思 篇14

二上《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反思这节课的成败,我想,无论是在实践新的教学理念,还是在注重语文训练,我都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1、符合低段教学要求,字词学习落实到位。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单调,而且,当学生遇到形近字、同音字时更是容易被搅得一塌糊涂,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我在教学“飘”和“漂”时,这两个字虽是同音字,但字义却不同。我将区分这两个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孩子们因为有了前面知识的积累,马上发现了这两个字的不同,有的说:我发现“飘”和“漂”这两个字都有一个“票”字。有的说:我发现第一个“漂”和水有关,第而个“飘”和风有关。于是我随机结合具体的语境,出示句子: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还有的说:“漂”是多音字,我也随机出示课前设想好的这个多音字,象这样的随文在具体的语境中感受词语,还有很多,我不再举例说明。

2、充分利用简笔画,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在教学《纸船和风筝》这课时,孩子们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后,为了更好地让孩子理解山脚和山顶,我便在黑板上简单勾画出他们的位置。孩子们兴趣高涨,学得主动,效果很好。

3、入“情”诵读,层层感悟。

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

(1)、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抓住了文中的几句重点句a、“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b、“如果你愿意和好……”)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2)、教学中抓住矛盾,体验情境。

如抓住“乐坏了”“他们再也看不到纸船和风筝了……”等语句,抓住矛盾,体验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拓展延伸,互送祝福,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在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环节,孩子们随着音乐把祝福的话和小伙伴们分享,每个孩子都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他们乐于展示自己,他们更懂得关爱伙伴,他们的个性健康地发展。班上有个小朋友不小心右手骨折了,是另外一个孩子不小心撞的,撞了他的孩子是这么说的:“彭博坤,对不起,是我不小心撞了你,给你带来了许多不方便,我希望你的手赶快好起来,那么你就能和我们一起玩啦!”多么诚挚的道歉,多么另人感动的祝福。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

(1)、课堂教学设计得太满。可能出于向学生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不影响完整的故事情境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最后很多环节没能充分展开。也因此时间分配不合理,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前松后紧。

(2)、面对低年级孩子,语速我也应该适当放慢。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教学这篇课文,我反复琢磨了许多遍。如何设计教学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自己感觉对这篇课文,还是吃得比较透的。

主要设计思路是:以小松鼠和小熊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让学生读课文,体会他们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纸船和风筝对他们情感的变化所起的作用?这些问题引导孩子们细读课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很好,这可能得益于趣味性设计(如摘苹果放进纸船、苹果给老师、同学们说悄悄话),让孩子们以各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语言文字,问题的设计等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深入研读的。我的情感投入深深的影响了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孩子们和小熊、松鼠一起同欢乐共痛苦。尤其是学习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理解的部分,孩子们都读哭了。孩子们在我的指导下真正走进了文本。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啊!在课堂实际生成的瞬间,教师只能凭自己的一种直感去感受来自孩子们的对文本的解读和回应,然后对教学预设作出相应的随机调整。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引起了我的思考。

1、朗读得多,但还是缺少一个让孩子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没有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平台。

2、课堂教学设计得太满。可能出于向学生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最后合作读读、演演的环节没能充分展开。读的高潮掀起处不是很多。教学中如果一节语文课能时不时掀起朗读高潮,那才叫精彩!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力争做到。

3、课堂上我对孩子们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多。要知道孩子们是特别喜欢老师给予他成绩的肯定。激励性的语言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住在山顶的松鼠和住在山脚的小熊用纸船和风筝架起友谊之桥,可是因为一点小事友谊破裂,还是借着纸船和风筝修补了友谊的裂痕。

在选课的时候,我对于二年级的课不是特别熟悉,对于选那节课我一点方向都没有,迫于没法选课,我请教了现在教三年级的李冰老师,她从事了多年的二年级教学,对二年级的教材有深入的了解,我问她针对自己的情况要选那课,最后经过一致的商定选择了这一课。可选过之后接下来的关键一步就是本课的教案,这是至关重要的,我写了初稿,又去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接着就是拿着让几位资历高的同事们看,他们给了我很多的建议。正式讲之前我又试讲了一遍。接下来就是修改和熟悉教案。

这节课主要的思路是:以小松鼠和小熊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让学生读课文,体会他们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纸船和风筝对他们情感的变化所起的作用?这些问题引导孩子们细读课文。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就得我们班的学生表现不是很好,可能是我把这节课看的太重,想达到完美,就给孩子施加压力,结果出乎意料,整堂课气氛很沉闷,就没有几个学生回答问题。还有就是整堂课的趣味性不够,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世界万物皆有利弊,整堂课有几个方面还可以:

1 整堂课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看看收到礼物后的小熊和松鼠的表情和动作,然后体会那种高兴的心情。还有就是在他们吵架之后的那种难过的心情,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了文中所要体现的心情。

2 低年级的朗读训练是重点,要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指导,并在朗读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中我以小熊和小松鼠的情感变化为主线,抓住“乐坏了”、“很难过”、“再也受不了了”“高兴得哭了”等重点词句和语句,让孩子在朗读中体味小熊和小松鼠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这节课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以下几点:1 课堂上我对孩子们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多。要知道孩子们是特别喜欢老师给予他成绩的肯定。激励性的语言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2 在课堂上我出现了打击孩子的现象,这样的事情我以后还要多加注意。3 在讲课文的时候有一点没讲到:松鼠和小熊吵架了很难过,可为什么每天还是这纸船和放风筝呢?因为他们还想做朋友,可是为什么不把纸船和风筝放出去呢?因为他们没勇气不好意思。我原本把教案背的很熟了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一点没讲到。讲过之后想了想可能是太紧张了吧!4 出示一张房子的图片在课堂上没起到作用。5 评价语和过渡语不是很准确。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